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土改困难重重 制度仍需清障

2016-12-27 17:37栏目:出行
TAG:

9月18日,温州市召开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委员会一次会议,温州市副市长任玉明在会上指出,培育和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是发展市场经济、保障农民权益、推进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无“包袱”进城、减少农村“三资”管理领域的腐败现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11年温州正式限购开始,温州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连续22个月环比下降,一些高端楼盘的价格,甚至下跌过半,部分购房者选择“断供”,出现大量“弃房”,银行成为房东,温州房价和房地产业一度陷入低迷。为了提振市场,缓解经济压力,温州近期放宽了“限购”政策。时隔几日,温州再次推出土改新政,不免让人思索农房上市交易是否对楼市有一定影响。

  多位专家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可能会形成土地改革总体思路的共识,有可能会对集体土地的有偿出让、交易方式、收益分配方式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农村土地改革将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问题是,农村土地改革中的关键点如土地流转、确权等,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阻力重重;其中很大一部分阻力来自有着“土地财政”之称的地方政府。

  受限于现有法律,全国性的流转管理办法始终难以出台。法律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有,农村的土地属集体所有。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按其用途,又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不可随意改变性质。农地被国家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后,才能在城市土地市场交易,用途也可由此改变。

  由于这种制度安排,农村建设用地价值长期被低估,地方政府售卖土地所获高额利润则催生了 “以地生财”的发展模式。

  “我们希望温州境内所有农房的交易都可以在县域内的非城镇户口人员之间流动。但因为外界关注太多,我们推进非常谨慎。”温州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虽然种种限制需要国家层面推动改革,但温州在城乡统筹、城乡要素流通、打破二元城乡结构等方面确实更进了一步。

  业内人士分析,温州土改只要尚未脱离现行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框架,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然而,现实制度之弊又摆在眼前无法回避。温州土改虽然没有大跨步,但通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以及扩大农房抵押贷款范畴,已经在为进一步改革作铺垫,或许顶层制度设计有所完善之后,地方土改才可能有更实质性进展。

stock.sohu.com false 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http://epaper.cs.com.cn/html/2013-09/27/nw.D110000zgzqb_20130927_7-A06.htm?div=-1 report 1102 9月18日,温州市召开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委员会一次会议,温州市副市长任玉明在会上指出,培育和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是发展市场经济、保障农民权益、推进改革深化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