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作用
“企业创新之路——上海企业发展论坛”日前在上海社科院成功举行。论坛由上海国际经济交流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兼经济所所长左学金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国屏研究员、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符敦鉴、上海腾龙集团董事长虞立群、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功能二部主任罗楹研究员应邀先后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科学家的愿望是什么?赵国屏院士首先认为,虽然近年来政府投入科研项目的钱很多,但是对一些重点科研基地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今后要对重点科研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其次,目前各部门之间的研究计划协调不够,导致计划重复而效率不高,因此,如何理顺各科研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今后体制建设的重点之一;第三,目前许多一流科学家在项目申报、评审、鉴定及各类会议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今后要采取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他们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关键的科学研究工作。
企业创新的动力源自何处?对此,14年来主持了多个集装箱起重机、散货起重机、浮式起重机新技术开发的符敦鉴总工程师说,“是激烈的市场竞争,逼着我们除了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外,必须不停地抓自主创新这一重拳。”符总工程师认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有了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有胆略、懂业务、会用人的企业家是十分重要的。如振华港机(集团)公司每年支出近千万元,建立了重奖科技人员的制度。制定了重学历,不唯学历;退休不按年龄划线;招收一些中等学历人员组成技术梯队;要照顾知识分子的特殊文化要求和心理状态;把企业办成一所大学校,既要出产品,也要出人才的人才战略。
企业创新目前面对的难关有哪些?有着同样出国留学、曾在国外企业工作经历,现又担任创新型企业老总的虞董事长和罗总经理坦言,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创新环境确实存在差距。曾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功臣等荣誉,并是国家“863”计划多个课题的负责人的罗楹总经理特别列举了目前企业创新所面对的难关,它们包括:1,短期机会投资影响了对长期创新的投入;2,中庸之道的社会文化影响了企业家、科学家的拼搏精神;3,缺少高水平、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群体;4,管理者利益与创新脱节;5,国内市场规模不能回报长期大规模投入;6,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削减了医药创新应该获得的回报;7,跨国公司与公司竞争创新人才;8,缺乏商业领域的合作产学研、国内外、公司间、部门间;9,需要政府更有效的支持,如关税、基金等;10,缺少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的理想主义者。